在價格、規模和增長速度上如何評判中國的零食產業?
我們(原文)發現中國的零食產業正在以每年約15%的速度穩定增長。在2011年零食產業的規模已經超過了2000億元人民幣,據預測,到2018年,中國整個零食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800億元人民幣。
現在有什么明顯趨勢么?是什么推動中國的零食產業發展?增長率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整個中國的零食產業雖然增長率依然喜人,但是在過去的十年里,其增長速度已經開始有所穩步下降。相比2004年,甜食和巧克力市場的增長速度已經下跌了約10%,同樣方便面雖然依然保持著20%左右的增長速度,但是增速在放緩。相比三年前,果汁和軟飲料銷量的增長速度下降了50%。由此可見,雖然中國的零食產業依然興旺,但是正面臨整體下行的趨勢。中國大陸的消費者收入增長,對健康的意識比以前更高,對預制食品和零食的購買量有所下降。在5-10年前,方便面曾經是中國大陸許多人廉價的營養來源,但是現在消費者有更多收入,可以用于購買更好的食品,零食消費對于現在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只是滿足一時口;蛘呤茄a充能量。
研究發現中國40歲以下被訪者中有88.5%認為零食不能提供營養,并且對含有反式脂肪和糖類的零食尤其擔憂?梢灶A見的主要發展趨勢有兩條,首先,更多中國本土的制造商會進入零食市場;其次,會涌現出更多有營養、低脂的健康導向零食。
哪種零食更受歡迎?哪些人購買的零食更多?
雖然方便面的受歡迎程度依然不錯,但總的來說,巧克力和薯片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洋”零食。后兩者的消費者年齡在22-35歲之間,以女性居多。這個消費群體既能夠自己購買零食,生活中工作或學習又占去非常多的時間,沒有太多時間做飯。青少年和兒童也是很大的消費人群。
進口商品和跨國品牌是否在中國更受歡迎? 麻辣休閑食品
跨國企業確實占領了中國的零食市場。目前排名前十位的零食品牌為:旺旺、卡夫食品、LIWAYWAY(上好佳)、達能、箭牌糖果、德芙、好麗友、徐福記和嘉士利。其中臺灣品牌有旺旺和徐福記,占20%市場份額?ǚ蚴称、LIWAYWAY、達能、箭牌糖果、德芙和好麗友加起來占50%市場份額。雖然徐福記和嘉士利是本土品牌,但是加起來才只有20%市場份額,依然屬于少數派。
不過未來其它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有上升趨勢。因為這些廠商知道如何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這點外國廠商就有所欠缺。
中國在整個亞洲零食產業中的比重如何?
2013年是中國零食進出口量激增的一年,巴西、東盟和美國是中國零食進出口三大貿易伙伴。不過總體看來,中國零食廠商還沒有達到日本廠商的水平。比如說,在太平洋地區,最受歡迎的零食是巧克力,但是中國廠商在巧克力市場上占領的市場份額不是很多,所以,巧克力市場是中國零食出口的又一增長點。
錄入時間:2015/8/13 10:21:00 點擊次數: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