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國食品行業運行狀況良好.消費升級、政策推動、標準重建以及外資涌入、內資合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食品行業傳統的低集中度現狀加速改變.行業并購不斷上演.食品行業版塊加速整合。食糖市場高開高走.飲料市場風起云涌.乳品市場結構調整.調味品市場新品不斷.罐頭市場品牌培育.糖果市場多元變化。
未來一年.食品行業品牌影響力將進一步凸顯.高端產品愈加走俏.差異化產品與差異化營銷開始得到企業關注。這是記者從剛剛在蓉閉幕的2006年春季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調查了解到的。
2005年食糖飲料等副食品市場情況回顧
2005年.是食品行業風波不斷的一年.針對各種風波.國家食品安全與食品流通政策相繼出臺.換一個角度講.過去的一年.也是食品行業秩序不斷規范、標準真正確立、誠信重新樹立、行業大浪淘沙的一年。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總經理王新國認為.過去的一年.對未來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將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食糖市場情況
2004/2005榨季.全國共生產食糖917.4萬噸(其中.甘蔗糖857.1萬噸.甜菜糖60.3萬噸).比上個制糖期下降8.4%(其中甘蔗糖減少9.16%.甜菜糖增加2.67%。)。隨著我國糖業結構和區域布局的調整.一部分地區和企業相繼退出制糖行業.截止到2005年底.全國共有制糖生產企業(集團)212家.開工糖廠304家。
該榨季在運行中體現出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企業重組和整合工作進一步深化.甜菜糖產區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邁出可喜步伐。糖料種植和食糖生產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二是全國糖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加上糖價的合理回升.全國制糖行業效益再創歷史最好水平;三是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經濟效益的連續好轉.全行業開始密切關注行業發展的戰略性問題.特別是加大了對糖料種植的支持.加快了設備更新和技術進步的步伐.并對穩定行業發展等重大問題開始了研究;四是全國食糖銷售穩定.食糖價格穩步提高。全國食糖綜合平均價格在3300元/噸左右.工業累計銷售平均價格為3000元/噸。工商企業克服能源漲價.交通運輸緊張的困難.保證了食糖的均衡供應。全國食糖消費量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全年消費為1050萬噸。比上制糖期減少50萬噸.同比減少4.5%。食糖消費總量中.工業消費比重為69%.民用消費為31%;五是隨著全國食糖市場價格穩定提高和企業效益的好轉.糖料價格同步提高.每噸糖料價格比上個榨季普遍提高15-20元.糖廠兌付農民糖料款190億元.同比增加近20億元?傊.2004/2005榨季面對供求平衡偏緊的形勢.國家的調控力度和方法是有效的.企業整合成效明顯.競爭力明顯提高.銷售心態平穩.糖價基本上在平穩中發展.再次取得了"農民滿意、企業滿意、商業滿意、政府滿意、財政滿意"五個滿意的良好效果。
二、飲料市場情況
2005年.全國累計生產軟飲料(不含酒精飲料)3380萬噸.同比增加24.08%.其中.含糖飲料1994萬噸.同比增加24.31%.罐裝水1386萬噸.同比增加23.75%。去年的飲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競爭導致飲料價格普遍下滑。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適合東方口味的茶飲料已成為飲料市場的一個亮點.2005年茶飲料的發展延伸到了花草茶等產品。涼茶產品走出南方市場.隨著市場形勢看好.跟進者為數不少。功能飲料迅猛的勢頭趨緩.真正具有品牌競爭力的企業地位穩固。果汁在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大飲料種類.僅次于碳酸飲料和瓶裝水.2005年全國銷售量接近18億升.和2004年相比增加了16%。在碳酸飲料行業.市場巨頭有新的動作.可口可樂公司借助網絡游戲拉開了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市場推廣活動.突破了傳統的營銷模式。在其他飲料扎堆市場的情況下.乳飲料也是新一代健康飲品.乳酸菌奶飲品將引發飲料市場新的變革。
三、乳品市場情況
2005年.城鎮市場人均鮮奶消費量繼續下滑.其中大中城市市場尤為明顯.但城鎮市場酸奶消費量同比大增.而且價格仍保持小幅上揚.同時奶粉消費價格上升明顯.體現出城鎮市場乳品消費結構的轉移趨勢。奶品價格戰力度隨行業整合趨勢的確立而有所緩和.而以低價策略實施行業整合的乳品巨頭在大中城市的市場占有率迅速提高。進口奶粉總量同比大幅下滑.為最近五年來的首次。這一方面反映出國際奶價高企與人民幣匯率上升影響.另一方面則與國內原奶供應量持續大幅增長有關。2005年乳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8%.液態奶產量同比增長42%.體現出行業集中度的快速上升趨勢。受此影響.全行業毛利率水平同比跌幅趨緩.稅前利潤率水平同比回升0.3個百分點。
錄入時間:2015/8/13 10:21:00 點擊次數:856